协爱和安门诊名中医沈红权:慢性结肠炎的中医养护之道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5-05-16

 反复腹痛、腹泻,缠绵难愈?沈红权医生从中医“脾虚湿盛,肠道失和”理论出发,解析慢性结肠炎常见证型与调理方案,守护肠道健康。

 核心病因与分型

- 脾胃虚弱型:腹痛隐隐、大便溏薄,稍食油腻症状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

- 脾肾阳虚型:黎明前腹痛腹泻、完谷不化,伴腰膝冷痛,舌淡胖苔白。常因久病及肾,脾肾阳气亏虚。

- 肝郁脾虚型: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情绪波动时加重,胸闷嗳气,舌淡红。多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脾。

 分证调理方案

 脾胃虚弱:

 食疗:山药30g、茯苓20g、芡实15g煮粥,健脾止泻;晨起空腹喝热小米粥,滋养脾胃。

 艾灸:每日艾灸中脘穴(脐上4寸)、足三里穴,温补脾胃阳气。

 脾肾阳虚:

 饮食:多吃羊肉、核桃等温补肾阳食物;用生姜、红枣煮水代茶,驱寒暖胃。

 穴位:按揉关元穴(脐下3寸)、命门穴(背后对应肚脐处),温补肾阳。

 肝郁脾虚:

 茶饮:佛手10g、陈皮6g、玫瑰花5g泡水,疏肝健脾;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

 按摩:按揉太冲穴(足背)、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调和肝脾。

 日常护肠要点

1. 饮食禁忌: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如冰淇淋、辣椒、油炸物);少吃粗纤维蔬菜(如芹菜),减轻肠道负担。

2. 腹部保暖:注意腹部防寒,尤其秋冬季节穿高腰裤;空调房内使用护脐贴,避免寒邪入侵。

3. 情绪调节:压力过大易诱发症状,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情绪。

 预警信号

若出现黏液脓血便、持续发热、体重骤降,或腹痛加剧不缓解,需立即就医!长期慢性结肠炎可能引发肠道溃疡,早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

 慢性结肠炎推荐中医:沈红权

1.png

沈红权,目前担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获得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3项、“上海市发明银奖”市局级科研课题5项等;获上海市十佳“最美中医”、“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等称号。

擅长领域:

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呼吸等系统疑难疾病,尤其对频发性室性早搏、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肺小结节病、月经不调、耳鸣、蛋白尿、久咳、更年期综合征,有独特临床疗效。

出诊信息

出诊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医保定点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和安门诊(医保定点单位)

预约看诊攻略:

1.只需轻点“→预约看诊沈红权”,即可一键进入中医挂号页面完成预约挂号,方便快捷

2.点击下图也可进入中医挂号页面完成预约挂号

在线挂号.png

推荐医生
  • 沪ICP备18016394号
  •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 ※网站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医院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抄袭,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