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
世卫组织传统、补充和整合医学处于2月28日-3月2日期间,召集了来自13个国家的15名专家,评估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这次会议是继2022年1月17日世卫总干事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日内瓦举行高级别政策对话后,召开的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专题会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学院的Harry Fong教授和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Elaine Elisabetsky教授当选为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担任会议顾问。
01: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充分肯定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贡献
报告中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且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指标显示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表现在中医药能有效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且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纳入研究范围的中药在作为附加干预措施时,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同时,评估报告中指出,评估委员会对中国政府及其研究人员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为增进知识、发展新冠肺炎疗法所做出的巨大投入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了赞赏,对中国专家分享使用中医药与常规医学结合在新冠肺炎管理中所获得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表达了赞赏。
(报告原文内容)
02:鼓励世卫组织成员国推广中医药方案,促进中医药走向国际化
评估委员会建议中国可对当前数据分析开展进一步优化,推动开展新的临床试验,并加强国际临床试验与合作。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及成员国,评估委员会建议世卫组织应及时与成员国分享此次会商的成果。鼓励成员国之间在临床和机理研究方面开展积极合作,考虑中国形成并应用的中西医结合模式(整合医学模式),并在其卫生保健体系和监管框架中考虑将传统医药干预措施,如中医药,纳入新冠肺炎临床管理规划中。
(报告原文内容)
03:中医药通过多种测验实验,验证了中医药对相关病毒的有效性
世界卫生组织此次正式倡议各成员国推广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方案,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专家介绍,截止到2022年2月下旬,世卫组织COVID-19研究数据库已经包含3986篇关于传统医学的文章和1441篇中医药相关文章。世卫组织还组织了关于传统医学和新冠肺炎的讲习班,与各国和专业组织分享传统和补充医学的知识和经验。此次会议得出的结论,是基于中医药大数据深入研究,通过多种测验试验,充分验证了中医药在相关病毒的有效性,结果科学、有效、真实。
(以下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评估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全文内容)
世卫组织关于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家评估会
2022年2月28日-3月2日
继2022年1月1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NATCM)在日内瓦举行高级别政策对话后,世卫组织决定召开一次专家会议,评估中医(TCM)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随后,关于评估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作用的专家会议于2022年2月28日至3月2日在欧洲中部时间每天13:00至16:00点在线举行。
来自世卫组织六个地区的21名国际专家参加了会议,包括世卫组织专家咨询小组的五名成员、世卫组织八个合作中心的代表、世卫组织国际植物药监管合作组织(IRCH)的三名成员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成员。来自世卫组织总部、区域和国家办事处的技术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由中国国家专家组提供的关于中医和新冠肺炎的三份报告--包括临床服务、研究和循证评估。循证评估报告的重点是报告中的结果以及已经注册和发表的1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此次会议的目标是:
·以了解编制报告时采用的方法;
·回顾和分析中医在新冠肺炎疾病发展各阶段的报告和随机对照试验;
·评估中医综合方法对治疗新冠肺炎的贡献;以及
·讨论如何有效地提高传统医学在全球大流行病中的贡献。
开幕式和欢迎仪式
会议开幕式由世卫组织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TCI)处处长张琪博士主持。张博士对与会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综合卫生服务部主任Rudi Eggers博士,Eggers在会上作了开幕发言。Eggers博士说,世卫组织认为传统和补充医学是综合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ggers博士指出,全世界对传统医学有相当大的兴趣,并指出传统和补充医学是过去一年中世卫组织网站上下载次数最多的主题之一。中医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正式支持,希望这次会议的成果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医药在应对未来大流行病方面的作用。
世卫组织关于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家评估会
2022年2月28日-3月2日
中国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博士对世界卫生组织继续支持传统医学表示欢迎。他说,用中医(TCM)治疗SARS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使用中医防治新冠肺炎疾病是在中国保持低疾病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到要同时促进常规医学和中医,最新的促进中医的法律(以及治疗方案的改进)于2017年12月生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NATC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医政府机构,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病报道后,立即派出中医专家到武汉调查和治疗病人。针对新冠肺炎开发了三种中药,目前这些治疗方法已被优化以治疗新的变种。国家管理局将继续优化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筛选配方和评估疗效,并对有效配方进行分析,试图科学地解释疗效机制。于博士补充说,中国愿意协助其他世卫组织成员国加强传统医学在其卫生系统中的作用。
简介
世卫组织的张琪博士提议由该小组的两名成员担任共同主席,两名成员担任共同报告人。因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学院的Harry Fong教授和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卫生基础科学研究所的Elaine Elisabetsky教授被选为会议的共同主席。当选为共同报告员的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皇家理工大学的Charlie Xue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Heather Boon教授。会议与会者获悉,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博士将在会议期间担任临时顾问。
张博士概述了世卫组织当前传统医药战略的目的:1)利用传统和补充医学对健康、保健、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和全民健康保险(UHC)的潜在贡献;以及2)通过监管、研究和酌情将传统和补充医学产品、做法和从业人员纳入卫生系统,促进安全和有效使用传统和补充医学。截至2018年,约有170个世卫组织成员国承认传统和补充医学的使用,55%的国家表示它们有一个国家办公室负责传统、补充和整合医学的政策和监管。
世卫组织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TCI)团队的任务被描述为促进和支持有效利用和公平获得优质的TCI产品和卫生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是安全的、综合的,世卫组织关于评估传统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家会议,在整个生命过程、护理连续过程和各部门以人为本,以促进全民健康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例如,《传统医学北京宣言》,2008年;第六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关于传统医学的WHA62.13号决议,
2009年;《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2013年;以及将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11次修订版(ICC-11),2019年。
世卫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显示有369项关于传统医学的试验,还有138项关于中医的试验。2022年2月底,世卫组织的新冠肺炎研究数据库包含3986篇关于传统医学的文章和1441篇关于中医的文章。世卫组织还组织了关于传统医学和新冠肺炎的研讨会,与各国和专业组织分享传统和补充医学的知识和做法。
专家会议的与会者包括研究、临床实践、草药、流行病学和统计方面的专家。与会者被告知,会议将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得出结论。预计结论和建议将涵盖中医的如下六个方面:1)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效果;2)中医的安全性;3)中医的好处是否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被发现;4)综合方法是否是一个好的模式;5)对中国或国际上未来研究的建议;以及6)关于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的建议,以及关于在治疗和控制新冠肺炎、从当前流行病中恢复卫生系统和准备未来流行病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建议。
关于中医及新冠肺炎的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博士介绍了三位演讲者。
报告1:中药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应用
李光熙博士
从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的第一阶段开始(截至2020年4月28日),治疗模式将中医和传统医学结合在一起,采取综合的方法。中医尤其被用作集群感染的干预措施。在应对的第二阶段(从2020年4月29日起),中医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被应用于省市医院,中医和传统医学的专家在病房查房和咨询中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的核心原则和做法保持不变,在国家协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模式调整治疗。早期中医干预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减少严重疾病的发展,包括老年患者。在对轻度或中度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包括中医结合特定的针灸、艾灸、透皮疗法和太极运动的治疗之后,据称取得了明显效果。对于病情严重和情况危急的患者,中医干预是作为常规药物的辅助手段来应用的。人们注意到,在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中,发展为严重疾病的比例似乎有所下降。提供了一些经过中医干预后康复的案例作为例子,指出了针对特定症状如厌食和疲劳而设计的干预措施。
其他建议包括中医可以帮助预防新冠肺炎疾病。在武汉的长期封锁期间,不仅鼓励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个人卫生,而且还鼓励他们遵循中医饮食,如食用中国山药、中国红枣和枸杞。中医团队成员带着中医材供应到社区,并将中医物品送到病人家门口。随着人们从新冠肺炎感染中恢复过来,许多出院的人仍然有疲惫、厌食、气短、失眠和情绪不稳定等病症。因此,中医也被用来缓解不适,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发言人指出,中医在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具体如下。
预防-在封锁期间,许多人自愿选择食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和草药。他们被鼓励这样做,因为这样的食物可以帮助刺激免疫系统,促进健康和养生。
轻度和中度疾病--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表明,中医被认为缩短了症状缓解和病毒清除的时间,并减少了患者发展为重度疾病的比例。
重症和危重病人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接受了中医治疗。人们认为,这种综合方法既缩短了在重症监护室的停留时间,又减少了辅助呼吸的时间。据称,中医降低了危重病人的死亡率。
康复期--中医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护理支持。据报道,中医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发言人表示,在大流行的情况下,中医的优势包括广泛提供草药成分,以及中医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的速度。其目的是在感染发生之前提高免疫系统,在严重疾病发生时,通过减少败血症和情绪干扰来帮助恢复。综上所述,中国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是基于中医和传统医学的结合。因此,中医在减少该大流行病的影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将继续发挥作用。
报告2:中医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科学研究
商洪才博士
当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时,中国政府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NATCM)拨出资金(相当于约5000万美元)用于研究这种新的感染。一个专门的中医研究小组负责在以下三个方面启动抗击大流行的项目:1)筛选有效的药物和配方;2)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3开发中医和天然药物产品。其总体目标是促进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优化。
截至2022年3月,隶属于世卫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的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显示,中国有859项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其中70%的项目在2020年1-5月注册。在这些中国临床试验中,有213项与中医有关。这些试验包括一系列的研究,它们共同针对与新冠肺炎感染的不同阶段相关的六个目标群体,即1)普通社区人群;2)密切接触者;3)疑似病例;4)轻度/中度患者;5)严重/危重患者;以及6)康复期患者。实施了各种干预措施--所有干预措施都来自于临床实践,有现有的有效性证据,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案,质量可控。
在涉及轻度病情的中国临床研究中,106项研究了中医对发热的影响,103项评估了对咳嗽的影响,94项涉及中医和疲劳。有人提供了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例子,来自中国9个省23家医院的284名患者接受了中药胶囊剂治疗。据报道,总的来说,试验中给予这种药物的患者比没有得到中医干预的患者在更短时间内恢复了症状;因此,研究人员判断中医干预缩短了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的解决时间。有21项研究表明,中医药有助于缩短新冠肺炎核酸阳性转阴的时间,还有43项研究表明,这种作用可以降低非重度新冠肺炎的恶化速度。与这一发现相一致,另一项非盲分组随机试验招募了408名轻度新冠肺炎患者,用另一种中药颗粒剂治疗,减少了新冠肺炎病情恶化的可能性。
一些研究还考察了中医对辅助呼吸时间和在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的影响。例如,一项对15家医院8939名患者进行的全国性回溯性登记研究发现,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新冠肺炎死亡率为1.2%,而未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为4.8%,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中医与院内死亡风险大大降低有关。3还有更多研究,包括一项多中心、双盲RCT试验,该试验在五家医院招募了131名新冠肺炎感染康复期的患者4,这些研究显示运动耐力和CT上的影像表现得到了改善。该试验的结论是,中医对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的生理活动可能产生有力的康复作用,可以减弱疲乏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发现与中医有关的严重不良案例。借此机会,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某些中药成分的药理,重点是与治疗新冠肺炎有关的特性,如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的成分。其中一些产品已经在其他国家注册,研究正在进行中。
2 Hu K,Guan W-J,Bi Y,Zhang W,Li L,Zhang B et al.连花清瘟胶囊,一种重新利用的中草药,用于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一项多剂量、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植物医学》.2021;85:153242。doi:10.1016/j.phymed.2020.153242。
3 Zhang L Zheng X,Bai X,Wang Q,Chen B,Wang H et al.清肺排毒汤在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的使用与死亡率:一项国家回顾性登记研究。
《植物药》,2021;85:153531。doi:10.1016/j.phymed.2021.153531
4 Chen Y,Liu C,Wang T,Qi J,Jia X,Zeng X et al.补肺活血帽在新冠肺炎恢复期感染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民族药理学杂志》,2022;284:114830.doi:10.1016/j.jep.2021.114830。
报告3:选择随机对照试验时采用的方法
SUN,XIN博士
截至2022年2月底,还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常规药物。中药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降低了疾病的发展速度,缩短了病毒清除的时间,并加快了恢复。然而,没有这方面的疗效研究,因此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进行循证调查。该小组审查了证据类型(RCTs)、中医类型(固定流程、国家标准)、出版物类型(同行评审)、质量(设计、实施、报告)、注册(伦理批准、注册平台)和结果。采用PICO资格标准,检索了八个数据库以及新冠肺炎资料库。
检索了约150522份报告,选择了12个RCTs(见附件3)。这些试验包括2020年中国的2066名住院患者。所有12项试验都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其中11项关于不严重的新冠肺炎,1项关于严重的疾病。样本量从40个到400多个不等,所有试验都使用了基于国家卫生委员会指南的诊断。总的来说,中医似乎缩短了解决发烧、咳嗽和疲劳症状的时间。一项对780名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中医缩短了新冠肺炎康复的几个参数--如核酸转换和症状消除的时间--并且减少了转换为严重疾病的比率。5然而,评估指出,中医
对严重疾病的影响证据不足。据报道,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对轻度和中度新冠肺炎有疗效,但对重度或危重患者只有初步证据。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并认为加强国际合作和多中心研究可以在未来获得更好的证据。
问题与答案(第一天开始,持续到第二天)
专家组成员感谢三位发言人的报告,并确认了进行试验的紧急背景。专家组成员就报告和附带的印刷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监管问题:标准选择及质量控制
专家组成员对选择中药配方时使用的选择标准提出了疑问。有人指出,选择应基于质量、疗效和安全,但不清楚中国的研究使用了什么标准,因为这些配方可能由许多植物物种组成,因此化学成分也很多样。对此,有人说,根据病人的分级和严重程度有不同的处方,中国药典中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有一个质量标准。至于原料、植物和药材是按照良好农业采集规范(GACP)种植和采集的,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和《良好生产规范》(GMP)进行加工。
5Shi N,Liu B,Liang N,Ma Y,Ge Y,Yi H等.清瘟败毒汤的早期治疗与新冠肺炎患者良好的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一项回溯性多中心队列研究。Pharmacol Res.杂志2020;161:105290.doi:10.1016/j.phrs.2020.105290.
主席提醒与会者,世卫组织有关于药用植物采集和加工的准则。在回答随后提出的关于质量控制和成分一致性的问题时,有人指出,化学成分的数量和概况可能因地理和季节变化而不同,但所有变化都受到控制,以确保它们符合官方标准。关于中药可能产生的任何不良反应,有人指出,即使在接受药物的病人中,有一些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也没有报告说有不良反应。
功效:中医的预防作用
会上提出一个问题:有些中医配方可能会抑制病毒。与会者询问有什么证据支持这种抗病毒潜力。有人回答说,有一项研究表明有抗病毒潜力。6
会议讨论了在可能给数十万人用药的情况下,如何从几百人中确定预防的可能性。特别是,由于孕妇和儿童使用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安全信息有限,采取什么标准来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答复中强调,到目前为止,孕妇和儿童使用某些中医治疗,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据介绍,有一项研究没有包括在提交给会议的12项研究中,而且还没有发表,该研究对过去两年中在6个省不同时期用中药治疗的202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报告。还有人指出,与传统医学一样,中医对孕妇有一定的禁忌,而且剂量会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然而,一位与会者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药用植物的出版物,这些物质在没有事先数据的情况下不应该用于妇女和儿童)。还有人指出,在12个选定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孕妇被排除在外。
中药安全和肝功能
有人对一项研究发表了评论,该研究报告称约有20%的病人存在肝功能问题。
7事实上,在该研究中,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肝酶的升高。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常规药物来降低病人的体温,因为一些降低体温的药物可能对肝脏有影响。然而,有人指出,常规药物也可能与肝功能问题有关,新冠肺炎不仅是一种肺部疾病,也可能对肝脏有一些影响。
6Zhao C,Li L,Yang W,Lv W,Wang J,Guo J et al.中药方剂华实百渡颗粒早期治疗轻度新冠肺炎患者:一项非盲、分组随机的临床试验。《医学前沿》.2021;16 September.doi.org/10.3389/fmed.2021.696976.
7Hu K,Guan WJ,Bi Y,Zhang W,Li L,Zhang B et al.连花清瘟胶囊,一种重新利用的中草药,用于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一项多剂量、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植物医学》.2021;85:153242。doi:10.1016/j.phymed.2020.153242。
盲法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医干预的盲法,尤其是在一项研究中,使用的是什么安慰剂。8有人解释说,中医(Xuebijing,或XBJ)干预是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的,而生理盐水也被用作对照组的安慰剂。XBJ-盐水和安慰剂盐水都装在棕色的输液袋中,并通过棕色的输液装置,来确保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
机理研究:症状鉴别
有人问及研究中的症状区分问题。答复是,大流行病呈现出共同的症状,因此有可能提出一个标准处方,必要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病人情况或地区进行调整。有人评论说,鉴于人们对定制医学的兴趣日益浓厚,有必要推进这些想法。
有人提议进行一项机理研究,以调查特定配方的抗病毒作用。
结论
在第一天的讨论结束时,主席(Elisabetsky博士)提醒与会者注意会议的既定目的。因为专家们收到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用于评估各种中成药(有注册品牌)效果的研究设计、队列规模、主要和次要终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每一种中成药都有不同的复杂成分,而且专家们收到了大量基于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不同患者群体的复杂数据,因此对12项研究进行深入分析不是一种有用的方法。相反,在所介绍的基础上,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改进未来的中医研究?"与会者指出,有必要就如何优化数据库的分析以及如何促进和合作进行这些药物的国际试验提出想法。她要求在第二天进行开放性讨论。
第2天
世卫组织关于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家评估会
应主席邀请,报告人(Heather Boon博士)总结了第一天的会议情况,并提醒小组成员注意会议目标和预期结果,具体而言,预计结论和建议将涵盖中医的六个方面:1)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2)中医的安全性;3)中医的好处是否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有发现;4)综合方法是否是一个好的模式;5)对中国或国际上未来研究的建议;以及6)关于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的建议,以及关于在治疗和控制新冠肺炎、从当前流行病中恢复卫生系统以及为未来流行病做准备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建议。
8Luo Z,Chen W,Xiang M,Wang H,Xiao W,Xu C et al.Xuebijing注射液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细胞因子风暴的预防作用: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欧洲整合医学杂志》2021;42:101305.doi:10.1016/j.eujim.2021.101305.
讨论
专家组成员承认,研究结果显示,中医使研究参与者的疾病得到解决的时间更短,但也询问对病人的随访时间。专家组成员建议对治疗结果进行回溯性研究,对这些研究中的病人进行更长时间观察,以了解中医对长新冠肺炎是否会有影响。
小组成员还要求对结果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例如:1)集合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a)所有可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或(b)关注子类别(草药组合或单一草药);2)审查安全结果的真实世界数据(RWD),特别是当RWD有较长的随访期;和/或3)症状的解决。(a)症状消除的时间(以天为单位)(总体和单个研究)和(b)症状消除的比率/比例,以便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有意义的解释。试验设计需要推进,以便能够对个体化干预措施进行严格的研究,确定导致研究结果异质性的任何因素也将是有益的。成员们建议,人工智能(AI)可用于分析汇总数据(如安全性和临床结果以及与实验室数据的相关性)。
参与者被告知,这些研究的数据已得到汇集,研究人员也看了类似方法的试验。
主席提出了中国代表团报告中提到的"食欲不振"的问题,这是中医对新冠肺炎影响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在西方常常被忽视,但可能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长期新冠可能持续数月甚至一年的情况下。人们对新冠肺炎对大脑的影响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看看所使用的中药是否具有抗神经炎症的特性和/或对大脑的血流有影响,这可能是令人感兴趣的。此外,如果一些中医治疗方法与常规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也将是国际试验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标准治疗方法可能与选定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专家们被提醒,中国的国家政策是同时使用中医和常规药物。
黄医生告诉与会者,第一个去武汉的中医团队试图减少单独使用常规药物。研究表明,中医和常规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对新冠肺炎起作用,并可以减少常规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指出,传统医学注重药品的标准化,没有任何成分的增加或减少。中药产品也有固定的标准,但在给予治疗时,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特定病人的情况,改变剂量或调整内容的平衡。然而,会议获悉,在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保持了固定的标准。会议指出,经验表明传统医学的不灵活性和中医的灵活性。
为了强调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Zhang Weidong博士概述了现有证据。他介绍了现有的如下汇总数据:
●从71个清单中选出12个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供专家小组审议,79个队列研究中也有可靠的现实世界证据例子。
●对于缩短非严重疾病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的证据,有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1000多名患者。
·五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两项真实世界证据研究支持减缓从非严重疾病到严重疾病的进展速度,共涉及2179名患者。
●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826名患者报告了非严重疾病患者的核酸转换所需时间。
●有三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有证据表明非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有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五项真实世界证据研究(11676名患者)支持重症患者死亡率减少的论点。
●一项有58名患者参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中医产品能显著降低危重病例的转归率、辅助呼吸率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中医可以减少资源使用,也有证据表明,中医可帮助防止将疾病传染给密切接触者。在扬州对隔离设施中的5686人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医治疗组的3438人的阳性感染率为0.29%,而未治疗组的2248人的阳性率为1.73%。
主席提议,这些数据应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以引起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与会者认为,会议有足够的数据可以做出"谨慎乐观"的判断,即中医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有帮助。有人建议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使该主题进入高影响力的期刊,但由于这类期刊上的中草药研究很少,所以发表的可能性不大。
中医从业者对活性化合物的理解基于外推到人类的动物数据。建议对此进行药理学研究,因为了解这些治疗方法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通过更多了解起作用的药物,人们可以更多了解疾病。黄博士评论说,中医可以让我们更多了解疾病,更多了解人类的生理状况。
第二天讨论即将结束时,主席提醒与会者,第三天的工作重点是确定最终建议。
第3天
世卫组织关于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家评估会
报告人总结了前一天讨论的要点,并再次重申了会议的目标和五个方面的预期成果: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安全性、整个护理过程是否有好处、综合模式的价值、与其他国家分享的国际研究和经验、关于经验和教训的建议、以及强化国际合作和卫生系统。
讨论
专家们一致认为,鉴于所处环境,所提交的研究采用了适当和严格的方法。尽管这些试验涉及不同的环境,但数据表明,中医与常规抗病毒药物相结合,既安全又有益。会议认为,有数据表明,中医在降低新冠肺炎的轻度和中度病例的疾病恶化率方面有很大好处。然而,关于中药注射对严重病例益处的证据是有限的,亟需进一步评估。会议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多的数据,但会议只需要处理所提交的材料。
主席(Elisabetsky博士)向世卫组织及其成员国提出了一套结论、意见和建议草案。与会者随后对这些报告进行了讨论,他们承认这些研究表明了中药的益处,但要求对这些产品在其他人群中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调查。与会者指出,所介绍的大多数试验都是用品牌中药进行的,这些中药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NATCM)的安全要求以一致的方式生产的。就此而言,同意明确指出,磋商会的结论和建议是基于提交给会议的材料做出的。
会议认为,应促进国际合作和试验,报告应符合国际报告标准,以便更广泛地获取结果。这可以与中国以外的中医医院一起进行,并与世卫组织传统、补充及整合医学(TCI)合作中心合作,以确定潜在的合作伙伴来复制最有希望的研究,并进行全面分析。必须保证所有阶段的质量控制,必须遵守世卫组织的良好做法指南。需要更加明确研究设计的重点,需要制定一般准则并提供足够的安慰剂。世卫组织被要求考虑为此目的编写一份技术文件。
随后,专家会议与会者通过了经修正的调查结果、意见和建议。
专家会的主要结论
●专家们一致认为,证据评估报告采用了适当和严格的方法来确定试验中使用的所研究的中医干预措施的现有临床证据水平和安全性。
●专家们承认,所包括的试验涉及不同的环境和各种类型的病人和结果测量。
●除常规治疗外,所研究的中药结果表明,根据临床相关的结果指标,所研究的中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是有益的,对轻度至中度病例尤其如此。
●有积极数据表明,中医有利于降低从轻、中度病例发展到重度新冠肺炎的风险。
●中药注射对重症患者的益处证据有限,亟需进一步评估。
●对于轻、中度病例,有令人鼓舞的证据表明,所研究的中药作为常规治疗的附加干预措施,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可以缩短病毒清除的时间、临床症状的消除和住院时间。
●中医试验的结果并没有证实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在一般的中医框架之外使用任何特定的植物物种。
●所研究的中医干预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呈现了良好耐受性,其安全性与单独的常规治疗相当。
●有令人鼓舞的证据表明,早期应用中医可能会使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尽管存在固有局限性,但所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果证明有必要进一步投入临床试验,以评估所选中药在管理新冠肺炎中的潜在益处。
建议措施
1.为了优化对当前数据库的分析
●根据子类别(如共享草药组合、单一草药(如果有的话)、单个症状的消除、症状消除的比率/比例、住院时间、在重症监护室的天数、转换率、病毒清除)进行汇总分析。
●进行有关长期新冠的回溯性治疗结果(RTO)研究。
●使用人工智能(AI)来仔细检查数据,寻找有意义的关联。
●探索人工智能在数据/样本/队列分析方面的潜力。
2.促进和改善新试验
●从一开始就关注研究设计,尤其是样本量、随机化方法、盲法和随访等关键细节。
●编写新试验格式化的一般准则,包括统计和研究设计。
●为肠道中药提供足够的安慰剂,以便进行双盲试验。
●在试验设计过程中纳入中医理论框架,以促进试验结果向实践转化。
●分享所有来自临床试验的原始数据,以确保公开、透明和共享,以此来实现中医药在全世界的认可。
●整合安全数据。
●采用整体方法,以确保试验药物的批次间一致性(即产品的质量控制)。
●在试验设计中纳入定性测量,以便深入了解中医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整体益处。
3.促进国际试验与合作
●按照临床研究的国际报告标准(CONSORT和/或CONSORT扩展版的中药配方)报告研究,以便全面准确地评估质量,实现透明化。
●与中国境外现有的中医医院合作。
●与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合作。
·找出潜在的合作伙伴,用特定的品牌中药复制最有希望的研究。
●对构成所研究的中药的物种进行与新冠肺炎有关的生物数据的综合分析。
●鼓励在给病人的实际中药剂量中量化潜在的有毒化合物(如麻黄素和其他)。
对世卫组织的建议
专家会议向世卫组织建议:
●鉴于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变化的性质,将及时与成员国分享此次磋商的结果。
●鼓励各成员国在规划新冠肺炎的临床管理时,根据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考虑将中医等传统医药干预措施纳入其中。
●为成员国在实践中和进一步研究中应用中医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国际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潜在益处和安全性。
●鼓励成员国考虑在中国发展和应用的综合护理模式。
对成员国的建议
专家会议向各成员国建议:
●考虑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使用中医管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分享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通过这个有组织的中医研究计划和来自中国的临床经验积极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积极合作开展临床和机理研究,进一步评估和阐明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临床效益和安全性。
●在可行的情况下,合作制定一致的方法,并改善保健系统,以管理当前的大流行病以及为未来的大流行病做好准备。
表扬
专家会与会者:
●赞扬来自中国的专家们分享了使用中医与常规医学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
●他们对中国政府及其研究人员从当前大流行病一开始就为增进知识和开发管理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法所做的巨大投资和努力表示赞赏。
●声明有必要对中医治疗新冠肺炎进行进一步研究,因为迄今为止的进展为国际协作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更有效和适当地应用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将有可能使全球人类健康受益。
●对世卫组织在组织和开展此次磋商中提供的领导力表示赞赏。
结束
会议共同主席感谢所有与会者的贡献,并对中国专家组和口译员深表感谢。所有参与会议的人都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黄博士对有机会向世卫组织介绍中国的中医工作者和生产者的努力表示感谢。他感谢专家们为改进中医研究提出的宝贵建议,并强调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随时准备协助其他国家促进传统医药的使用。
张琪博士代表世卫组织向与会者表示感谢,指出主要结论和建议涉及各种重要事项。他告诉专家们,世卫组织的传统、补充和整合医学处也有一个制定世卫组织国际草药药典的项目,并计划提供进一步的文件和指导。
会议于欧洲中部时间16:20闭幕。(全文结束)
【协爱简介】
协爱中医药科技集团以“中医门诊和医养康复医院、中药和健康产品、医药供应链”为核心业务,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的战略通道转化中医药产品和医疗服务,为中医药消费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产品服务。
构建医养连锁领军品牌
协爱连锁布局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门诊部,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高级别专家上千名,建设名医工作室,打造“名医用好药”的特色专病专科。
集团在全国建立20多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医院,重点建设老年病、康复、护理等专科,管理床位过万张,致力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养+医养”连锁医疗机构的领军品牌。
打造医教研产发展高地
协爱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中医药研究院,组建科学家委员会;将八百多项发明专利、中医秘方等转化为健康产品,结合互联网医院的线上战略通道,构筑中医药产业新生态。
协爱举办中医进修学校,持续输出上海中医药大学“双一流”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医师传承、西学中培训、护士护工规培等多层次教育项目。
集团成立商学院,打造标准化、信息化、可复制的运营管理体系,构筑完善的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管理人才。
践行社会责任贡献协爱力量
协爱积极回馈社会,践行社会责任,着力推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已累计向社会捐款超亿元。应邀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董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理事长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执委单位、中科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荣誉理事长单位、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理事单位等。
未来,协爱继续以科研、教育为支撑,聚焦品牌建设,打造专家技术型、医养服务型医疗机构,推广百年传承产品,致力“为更多人提供中医药优质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协爱力量。
张吉芳 主治医师/博士
吴洪海 主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乔玉召 执业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顾钧青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林志勇 主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